對鬼島工寮翻譯的文章有興趣並想加入協力翻譯的朋友們,請email聯絡我們!

對鬼島工寮翻譯的文章有興趣並想加入協力翻譯的朋友們,請email聯絡我們!

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

對政客負責任的責任政治重要,還是選出為勞工權益奮鬥的勞動局長重要?

懶河

新科台北市市長柯文哲當選後,為落實選前政見「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理念,尚未就任前,就馬不停蹄地開始實踐對選民的承諾,啟動了所謂的「i- voting」運動,開放部分北市局長讓民眾舉薦票選,其中打第一槍的就是勞動局長。選舉方法為,12月1日到12月7日開放民眾進行勞動局長備選人自薦 與票選人資格登記,8到10日由柯文哲選出的27人遴選委員會從備選人中選出5位成為候選人,11到13日是候選人的政見宣傳時間,14日為投票日,15日公布勞動局長。

然而,對於這樣創新的開放政府政策,民進黨立委段宜康並不看好,建議柯文哲「依循責任政治的常軌,比較不會自找麻煩」,段質疑,「這樣產生的勞動局長,算是市民票選?來還是市長任命,又或是委員會遴選的?」又「票選出來的局長,會不會振振有辭反抗市長是一回事;如果市長想換掉局長呢?這可是手持『全民票選』免死金牌的超級局長呢!」無獨有偶,民進黨台灣民主學院主任楊長鎮也建議柯文哲,放棄局處長開放i-voting的產生方式,因為這不符合責任政治原理。

我們在這裡要問,責任政治的責任是對誰負責任?台灣從第一次政黨輪替後到現在,一直以來依循責任政治運作,政務官施政失敗就自責下台,陳水扁政府八年任內換了六任行政院長,馬英九政府六年半任內也已經換了五任行政院長,更不用提哪些隨著行政院長進行內閣改組而更換的各部部長,責任政治許多時候是「看似負責, 實則卸責」,粉飾無能解決問題的事實的漂亮話。

的確,柯文哲的勞動局長i-voting產生方式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包括號稱所有在台北市工作的人都有投票權,但實際上完全沒有考慮到在台北市工作的外籍工作者的投票權;制度設計排除了非網路用戶的勞工;27人遴選委員會本身存在的意義與民主基礎何在,遴選委員會比勞工自我推薦出來的補選人更加了解勞工需要什麼嗎?我們希望柯文哲先生可以長存這些問題於心,盡速落實「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如果現實條件允許卻不做,「革命也要分階段來」只是向既得利益者妥協的漂亮話。

對於段宜康立委的擔憂,我們認為,如果票選出來的勞動局長是站在資方振振有辭地反抗站在勞方的柯文哲市長的話,那麼我們就要求柯文哲直接撤換、改選勞動局長;而如果票選出來的勞動局長是為了勞工利益振振有辭的反抗站在財團資本家的柯文哲市長的話,那麼我們就要求柯文哲下台,同時拿出罷免蔡正元的精神罷免柯文哲。

不管是勞動局長,還是市長,只要無能代表勞苦大眾爭取利益、站在資方說話的,就必須下台。